商伟凡教授“带你走进璀璨的地名世界”讲座顺利举行
2023年11月3日,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中文讲坛第七十讲在歌乐楼C1-2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带你走进璀璨的地名世界》,由地名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商伟凡老师主讲,地名研究中心主任周文德教授主持。中文学院部分教师和对地名文化感兴趣的同学参加了讲座。
讲座开始前,周文德教授简介商老师的相关经历:从事国家地名工作42年,参加了时隔30余年的两次全国地名普查、我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第10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历任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副所长、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阶段专家组组长、中国地名学会副会长,主要致力于地名领域的城乡规划、方域考察、典籍编纂、审音定字、更名论证及档案建设,专长于地名应用与地名标准化,从语言、历史、地理等学科综合角度探索地名真谛。我校地名研究中心成立前后,商老师多次来校指导,并应邀担任名誉主任,为中心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诸多帮助。
讲座中,商老师从地名在人类文明社会“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人不用”引入,带领大家走进繁星般的地名世界,窥探蕴藏在古今地名中的诱人奥妙。从地球到星空,从夏商到未来,地名的产生、应用、进化纵跨时间、横跨空间,各类地理实体的命名都在今天的地名研究范畴。中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语文独特,地名与古今家国同行,寓意丰富多彩。
随后,商老师列举“三名词、三读音、三典故、三诗篇、三迁徙”,再现地名由地理方位标识到历史文化结晶的升华:县名“澄江/澂江、苍山/兰陵、留坝”的渊源与更替;地级市名“百色、遂宁”与“冠豸山”名的读音纠结与化解;古城中“回车巷、胯下桥、六尺巷”的典故与启迪;古今诗篇《枫桥夜泊》《题西林壁》《七律·长征》中的地名运用与功效;古地名“兰陵、滕、莒”的迁移缘由与方式。
商老师通过旁征博引,深入解读地名的“名、实、理、用、神”,令“地名文化”概念呼之而出,即以“地名”体现、代表、承载社会现象的文化种类;进而启示:要做合格的中国公民,就需要读懂中国地名;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就需要用好中国地名。
两个小时的讲座,让大家深感:地名蕴含的悠久历史与民族文化,关系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不仅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地名文化讲座,而且是一堂新颖生动的语言课、历史课、地理课。
最后,周文德教授作总结性发言,鼓励在座有志于投身地名研究的师生努力学习,地名研究中心要在地名文化探索与建设上做出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