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研究中心
 
 
 

热点文章

· 安徽“六”安风波揭示的...
· 九龙坡:铺字为何变成坡
· 探寻重庆地名 弘扬巴渝...
· 勤勤恳恳做学问为每个地...
· 川外地名研究中心召开两...
· 段文华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新闻 >

首届巴渝地名大会|复赛回顾&决赛前瞻


 

511日下午,首届巴渝地名大会复赛在重庆市渝中区白象街西泠书房火热开战!



复赛回顾

 

经过初赛线上答题,52位从初赛脱颖而出的地名文化高手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关于巴渝历史、地理、民俗的智慧较量。

他们分别是:

小学组:

郭书阳、王栩祺、彭品妍、吴芝涵

中学组:

付晨炎、行一帆、张宝妍、游易、李浩铭

大学组:

郭燕、包艺佳、周宇昕、黄静、赖韵钦、刘午城、兰莎、张英、陈羽陞、谭灵、胡芷莹、周靓、任元怡、阮思怡、马海鹏、江柯池、柯阳玥、周雨朦、袁金、关悦悦、吴撼、蒲梦秋、刘兆雨、游淇、文世欢

社会组:

谭浩、梁光伟、段理、黄小龙、蒋瑜、李婷、岳雨昊、龙欢、叶梦圆、喻曦、赵倡、张波、伍媛媛、勾伟强、廖鑫、林必忠、胡丹心、文雅

(注:以上排名均不分先后)


比赛伊始,四川外国语大学地名研究中心主任周文德教授发表致辞,他表示本次大会吸引了众多热爱地名文化的朋友踊跃参与,大家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年龄段,却因为对地名文化的热爱汇聚于此。地名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我们希望借助这次大会,让地名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激励更多人投身到巴渝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最后衷心祝愿各参赛选手取得满意的成绩。



本次复赛共分两轮,第一轮将选手分为小学组、中学组、大学组和社会组四个组别,四个组轮番上场,分别角逐出一位佼佼者直通决赛现场。晋级第二轮的所有选手通过车轮+抢答的模式,共有八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决赛。所有人在这场酣畅淋漓的复赛现场都展现出了惊人的知识储备与临场反应。

周公馆的烽烟记忆,到白象街的百年砖墙;从举人坝的最美水杉林和古桥,到蔈草镇的正确读音……每一个地名背后,都是三千年巴渝文明的缩影。



大赛奖项

 

经过层层选拔,共12位选手凭借深厚的地名文化底蕴成功晋级,他们将带着对山城的热爱,向决赛冠军发起冲击!

他们分别是:

1. 包艺佳

2. 段理

3. 黄小龙

4. 柯阳玥

5. 兰莎

6. 李浩铭

7. 廖鑫

8. 刘午城

9. 马海鹏

10. 吴芝涵

11. 谭浩

12. 张宝妍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让我们共同期待,517日,谁将以地名为钥,揭开三千年巴渝文明的重生之门?

山河为卷,地名为诗。首届巴渝地名大会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让三千年巴渝历史在方寸之间焕发新生。从初赛的百花齐放,到复赛的锋芒尽显,每一位选手都是城市记忆的守护者,每一处地名都是文明血脉的见证者。

感谢所有参赛者的智慧交锋,感谢线上线下观众的热情相伴。这场盛会不仅让炮台街双碑的故事被重新讲述,更让巴山渝水的精神扎根人心。

地名,是历史的坐标,亦是未来的路标;是乡愁的载体,更是文化的灯塔。517日,让我们继续以地名为舟,溯江而上,探寻更多未被书写的巴渝传奇!



 

主办单位

重庆市社科联

重庆市渝中区民政局

四川外国语大学

 

承办单位

川外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重庆长嘉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重庆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

川外地名研究中心

东源木活字印刷文化研究院

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站内搜索: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

电话:023-65099083/65257126

邮编:4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