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研究中心
 
 
 

热点文章

· 跟着地铁学地名·尖顶坡
· 山与城·寻味老地名|我...
· 山与城丨杨家坪、谢家湾...
· 跟着地铁学地名·璧山站
· 探寻重庆地名 弘扬巴渝...
· 你知道千厮门大桥名字的...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成果 >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语水系地名结构类型探析

  • 唐立鹏、周文德


摘要:水系地名指的是自然地理实体名中的一类,主要是地表系统中以江、河、水、湖、泉、溪、港、潭、湾等水文类自然地理实体命名的地名,本研究所指“水系地名”主要是江河之名。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中河流湖泊基本情况,取西南地区四个省级行政区(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内流域面积达到 50km2及以上,共计6480条河流名录作为基础数据,通过统计法、语言对比法对数据进行定量研究,从共时角度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语水系地名结构类型展开分析,并得出其地名结构形式大致可分为“齐头式”“齐尾式”“混合式”和“附加式”四种,且同一语族内的地名结构类同的结论。


关键词:水系地名;西南地区;地名的词形结构;少数民族语;通名


我国西南地区自古以来民族成分复杂,分属于不同语族、语支的诸多少数民族逐水而居,呈现出“小聚居,大杂居”的分布格局,这种分布格局造成了错综复杂的民族接触和交流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衍生灵活多变的地名结构形态,在民族接触过程中,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占有优势地位的民族在对地物命名时往往容易取得更大的话语权,这使得各少数民族语地名总量及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不同语族、语支间地名及地名结构形式均存在较大差异,而同一语族、语支内的部分水系地名通名音近且结构形式持有一定规律性。


一、壮侗语族中的“齐头式”水系地名

“齐头式”地名指的是通名在前、专名在后的“正偏型”的地名。从语言谱系分类来看,壮侗语族属汉藏语系,其下又有“壮傣语支”“侗水语支”“黎语支”“央语支”。傣语、壮语以及布依语同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从其水系地名结构形式来看均为“齐头式”,“从发生学来说,它们有共同的起源;从类型学来说,它们有相同的结构”(罗美珍1980)。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标明地名类属,统一地名标准,方便地名管理,当地相关部门一般会在少数民族语水系地名基础上后加汉语通名“河”“沟”等,构成了“专名(少数民族语)+通名(汉语)的结构形式。在“齐头式”水系地名中少数民族语地名通名作为专名语素而存在,最终形成了“专1(少数民族语地名通名)+2+通名(汉语)”的结构形式,从而呈现“少数民族语通名+汉语通名”的“双通名”现象,如“南怀河”,“南”地名中前置,常见于傣语水系地名通名,为傣语“河”义。“专1”也并非一定是少数民族语水系地名通名,如“曼赛河”,“曼”地名中前置,常见于傣语水系地名,为傣语“村寨”义。

(一)傣语水系地语

我国傣族先民自秦汉以来即居住于滇西南部,而西双版纳是傣族人民主要聚集地之一,古称“巴拉娜西”,在《召哈先勐巴拉纳西囡》中有大量对该地地名的记载,如“述洪勐”“达允勐”“曼溜”“曼董因”“曼浓冯”等,这里的“曼”为傣语“村”义。可见,傣语地名习惯性将通名前置构成“齐头式”地名。

1.前置为原傣语水系地名通名

“南”[nam4],义为“河”,如“南怀(河)”“南焕(河)”“南景(河)”“南兰(河)”“南很(河)”“南混 (河)”“南本(河)”。

“弄”[n图片1],义为“塘子”,例如“弄彪(河)”“弄别(河)”“弄岛(沟)”“弄贯(沟)”等。

2.前置为傣语非水系地名通名

(芒)”[baan3],义为“村”,例如“曼赛(河)”“曼万(河)”“芒良(河)”“芒美(水库)”“芒(河)”“芒畔(河)”等。

“那”[na2],义为“田”,例如“那邦(河)”“那别(河)”“那布(河)”“那拐(河)”等。

“勐”[m图片2],义为“地方”,例如“户(河)”“往(河)”“养(河)”等。

(二)壮语水系地名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西南地区的壮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与傣语相同,壮语水系地名的结构形式也为“齐头式”。

1.前置为原壮语水系地名通名

“木”[bo5],义为“水井”,例如“木恩(河)”“木柏(河)”“木克(河)”“木沙(沟)”“木瓦(河)”等。

“未(威、温)”[w图片1],义为“沟”,例如“威龙(河)”“未坡(沟)”“温(水库)”等。

2.前置为壮语非水系地名通名

“龙”[du图片1],义为“密林山林”,例如“龙末()”“龙南(冲)”“龙那(口)”等。

“那(纳)”[na2],义为“水田”,例如“那吉(河)”“那连(河)”“那马(河)”“那能(河)”等。

(三)布依语水系地名

布依族是贵州省境内的世居少数民族,如今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

自治州及安顺市和贵阳市。布依语水系地名结构形式为“齐头式”。

1.前置为原布依语水系地名通名

“打”[ta6],义为“河”,例如黔南州“打角冲(水库)”“打石冲(水库)”“打叫(河)”“打孟(河)”“打羊(河)”“打鱼(河)”等。

“尾(里、伟)”[vi3],义为“沟”,例如黔西南州“里被”“尾板万”等。

2.前置为布依语非水系地名通名

“板”[Ɂba:n4],义为“村寨”,例如黔南州“板布(河)”“板留(沟)”“板玄(水库)”等。

“纳(那)”[na2],义为“田”,例如黔西南州“纳念(水库)”“纳沙(水库)”“纳万(水库)”等。

“干”[ka:m3],义为“山洞、岩洞”,例如黔南州“干里(河)”“干鱼(河)”等。

此外,黔南州存在不少“摆”[pe21]字地名,例如“摆兰水库”“摆冬河”“摆浪河”“摆略河”“摆滩河”。有学者认为“摆”与“板”同属于布依语地名,而周国炎(2021)将其划归为苗语地名,认为“摆”只是音近于布依语中表示“村寨”的“板”[Ɂba:n4],理由是“在多民族杂居地区,地名读音相同的情况是比较正常的”。傣语、壮语及布依语为同属壮傣语支的亲属语言其地名自然存在许多共性,但是它们又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地名中又保留着一定的差异性。



值得一提的是,“那”字地名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那”字地名可以找寻古百越民族的遗迹。对于“那”字背后隐含的“稻作文化”,牛汝辰(2020)指出,“民族主要以文化特点来区分,不存在没有文化特征的民族,也不存在没有民族作为载体的文化”,“百越民族的主要特征是从事稻作农业”。他通过对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省区境内的“那”字地名进行考察得出结论,百越民族在长期采集野生稻谷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水稻的生长规律,从而开辟了大量水田以供水稻种植,他们是水稻培育和种植的开辟者。可想而知,探索出水稻栽培技术的百越先民迁徙到哪里,便把稻田开辟到哪里,而“那”字地名也便在那里扎下了根。如今遍布我国华南地区,尤其是壮族聚居地的“那”字地名,大到县,小到村庄、田块,不仅见证了百越民族的迁徙史、稻作史,也构成了独特的人文风貌。


二、“藏缅语族”中的齐尾式水系地名

“齐尾式”地名指的是通名在后、专名在前的“偏正型”的地名。操藏缅语族诸语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从语言谱系分类来看,藏缅语族属汉藏语系,其中包含的语言又可分为“藏语支”“羌语支”“景颇语支”“彝语支”“缅语支”以及未定语支的白语、土家语。杨将领(2013)在对100多种藏缅语族语言、方言或土语进行研究后发现,“藏缅语所有的‘名词+名词’的结构都是‘修饰成分+中心语’的组合顺序”。无疑,在这样的语法背景下自然会产生“齐尾式”地名。有必要指出,随着语言的交融与演变,操藏缅语的诸民族所使用的地名并非一定为齐尾式的结构,只是从现有水系地名数据来看,大多数水系地名符合“专名+通名”的结构规律。为了探寻“藏缅语族”水系地名地名的结构形式,汉语通名不在本文“齐尾式”结构考虑范围内,如景颇语水系地名“弄贤卡(河)”“吴拉卡(河)”“乌鸦卡(河)”等,“卡”为景颇语“河流”义,符合“齐尾式”的结构构成,汉语通名“河”不在考虑范围内,下同。

(一)藏语水系地名

藏族历史悠久,汉文史籍中对藏族有“吐蕃”“蕃”“乌斯藏”“唐古特”等称谓,他们自称“博”或“博巴”,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藏语水系地名中常见的通名有:

“曲”[tɁhu52],义为“河”,例如迪庆州的“达拥曲”“冈曲”“里曲”,甘孜州的“阿色曲”“邦柯曲”“察曲”“达曲”,阿坝州的“翁干曲”“沃吉曲”等。

“错()”[tsho52],义为“湖”,例如西藏的“纳木错”,迪庆州的“丁郎错”“岗沾错”“吉侧错”,甘孜州的“坞泷错”,阿坝州的“江尼错”“克伊错”“拉帕木错”“烈错”等。

“隆(龙)”[lung],义为“沟”,有的后缀“洼”,有的后缀“巴”。例如阿坝州的“日果尔隆洼”“散香隆洼”“沙湾隆洼”,甘孜州的“甲绒隆巴”“科西隆巴”“拉隆巴”,迪庆州的“拉安隆”“莱沾隆巴”“树米隆”“塔仁隆巴”等。

“永(拥)”[jo14],义为“箐”,例如甘孜州的“鄂霍拥”“各协拥”“贡嘎拥”,迪庆州的“巴曲永”“达牙永”“都木永”等。



需要指出,藏语地名并非完全满足结构上的“齐尾式”。古格·其美多吉(2011)通过对《西藏地名志》上下两册中收录的四万多条地名分析发现,藏语地名多数只有专名。有专名、无通名是藏语地名的显著特点之一,如同多数藏族人有名无姓,藏语地名往往只在音译为汉语后,才与“村”或“牧点”之类的通名相连接,构成“专名+通名”的结构。除此之外,也有个别藏语地名以通名冠首。在此类地名中,通名在前,专名部分多为表方位、大小、颜色的修饰性成分,这种“正偏式”结构也是由藏语中心词和修饰成分的位置关系所决定的。此类通名较常见的有:

“日”[ri132],义为“山(无路的)”,例如“日阿尤”“日额措”“日加措”“日朗拥”“日弄措”。

“错()”[tsho52],义为“湖”,例如“措朗沟”“措隆沟”“错格龙沟”“错普沟”“错纳柯”等。

“永(拥)”[jo14],义为“箐”,例如“永红容秋”“永令”“永洛曲”“永涅”等。

以上例子可以看到,藏语中还存在部分结构为“通名+专名+通名”的独特地名,结构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景颇语水系地名

我国的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相邻地区有少量分布。“景颇”是对该族的统称,其内部存在5个支系,分别使用不同的语言,其支系语言在语支的归属方面存在差异,但均属于藏缅语族。景颇语水系地名通名有:

“卡”[khaɁ31],义为“河”,例如“弄贤卡(河)”“盆都卡(河)”“围角卡(河)”“吴拉卡(河)”“乌鸦卡(河)”“土卡(河)”“茶卡(河)”“双卡(河)”“那卡(河)”等。

(三)独龙语水系地名

独龙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河流域,位于云南省西北处。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语支归属目前尚无定论。常见的独龙语水系地名通名有:

“旺”[wa图片55],义为“河”,例如“得郎旺”“迪兰旺”“滴桥旺”“莫切旺”“色龙旺”“布卡旺”等。

“当”[da图片55],义为“坪地”,独龙语非水系地名通名后置加汉语水系地名通名,例如“芒当(河)”“担当()”“金当(旺)”等。

(四)彝语水系地名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居民族之一。彝族支系众多,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语中常见的水系地名通名有:

1.后置为彝语水系地名通名

“拉打[la33da55]”,义为“小河”,如“塞落拉打”“那志拉打”“阿衣拉打”“金菜拉打”等。

“矣(衣)”[图片i21]、“莫”[mo21],均为“河”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修订版·彝语简志》(2009)记录其为彝语四川喜德方言“图片21mo21”、贵州大方方言“图片i21mo21”的简称,例如“花衣河”“己衣(河)”“洒衣(河)”“白衣(河)”“大摆衣(河)”“者莫 (河)”“黑查莫(河)”“打锅莫(洛河)”等。

“嘎”[ga33],义为“沟”,例如“吊嘎(河)”“甲嘎(沟)”“仲嘎”“哈嘎”“布嘎(河)”“拉嘎(洛河)”等。

“腊[la33]”,义为“箐”,例如“鸡腊(河)”“龙腊(河)”“者腊(河)”“那腊(河)”“付腊(河)”“锡腊(河)”“南腊(河)”等。

2.后置为彝语非水系地名通名

“甸”[pa55],义为“坪地、坝子”,例如“赤甸 (河)”“保(河)”“沙(河)”等。

“康(卡)”[kha33],义为“村”,例如“整康(河)”“社康(河)”“永康(河)”“南康(河)”等。

(五)哈尼语水系地名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目前主要集中分布于云南南部元江(红河)、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其族语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哈尼语常见水系地名通名有:

“洛巴”[lo55ba31],义为“河”,例如“阿吉东洛巴”“阿那洛巴”“巴德洛巴”“白那洛巴”“毕确巴”“钵马洛巴”“茶卡巴”“底马洛巴”“普马洛巴”“热脑巴”“上埃巴”“生马洛巴”等。

“欧”,为“u55tɕu31”的音译简称,义为“水”,例如“卡欧(河)”“夕欧(河)”等。

(六)傈僳语水系地名

傈僳族是云南省边境的居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贡、泸水、贡山和兰坪等县。其民族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内部语言较为统一。傈僳语水系地名中常见的通名有:

1.后置为傈僳语水系地名通名

“沂玛”[e31ma33],或音译为“依玛”“益玛”“乙玛”“溢玛”等,义为“河”,例如“腊门嘎依玛”“计独益玛”“鲁地依”“干布沂玛”“格咱依玛”“害扎乙玛”“汉古罗依玛”“架努益玛”等。

“依比”[e44be33],义为“湖”,例如“害然依比”“维低依比”“木谷依比”等。

2.后置为傈僳语非水系地名通名

“底”,为“ua31di44”的音译简称,义为“平地”,例如“巴底(河)”“舍罗底(河)”“达马瓦底 (河)”“腊土底(河)”等。




三、少数民族语地名中的附加式地名

附加式地名指在专名或通名基础上加方位词或性质形容词构成的派生地名。本文所研究的西南四省区少数民族语言水系地名中的附加式地名可分如下两类。

(一)附加成分为汉语

此类地名由少数民族语地名附加汉语方位词或形容词构成。汉语方位词一般前置于地名,常见的有“上”“下”,例如“上麦拉水库”“上罗河”“上泥贡沟”“下八乌沟”“下拥沟”“下泥贡沟”“下罗河”“下热尔曲”“下曾沟”“下吉沙河”“下者偏河”“下格乍河”“下允河”等。作为附加成分的汉语形容词有“大”“小”“新”等,例如“大力歪河”“大摆衣河”“大平掌河”“大叉河”“大统河”“小木恩河”“小甸河”等。

(二)附加成分为少数民族语方位词

此类地名主体部分与附加部分都是少数民族语,附加成分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常见的少数民族语附加词有:

“拉”[la3],布依语,义为“下,在······下面”,例如黔南州“拉钵河”“拉打河”“拉干各大沟”“拉干水库”“拉古水库”“拉号水库”“拉近水库”“拉腊水库”“拉力沟”等。

“更”[kɯn2],布依语,义为“上,在······上面”,例如“更兰水库”“更漏水库”等。

“交”[tɕo21],苗语,义为“在······上边”,例如“交下水库”“交星水库”等。

“俄”[u33],哈尼语,义为“下边”,例如“俄马洛巴”“俄莫河”“俄莫洛巴”等。

再如,云南省德宏州因处于怒江下游而得名,因傣语称下游为“德”,称怒江为“宏”。


四、少数民族语地名中的混合式水系地名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语水系地名中存在大量混合语地名,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语言共同构成的地名(不包括“民族语专名+汉语通名”的类型)。云南怒江州的傈僳族和怒族群众相处日久,在双方交往的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傈僳语、怒语混合地名,例如“架努益玛”,意为“流经怒族人居住地的河”,其中“架努”为怒语,“架”意为“小平地”,“努”指怒族,“益玛”为傈僳语,意为“河”。再如,“利沙底沂玛”,亦为怒语、傈僳语混合地名,其中“利沙”为一怒族头人名,“底”为傈僳语,意为“小平地”,“沂玛”意为“河”。此地为江边台地,地势平缓,原由怒族头人利沙开垦并居住,故名“利沙底”。“架努益玛”与“利沙底沂玛”均是反映怒族与傈僳族先民交往历史的例证。

再如,在云南德宏州傣族与景颇族世代杂居的地方,可以找到不少傣语、景颇语的混合地名。例如“南补卡”“南面卡”“南永卡”,“南”为傣语“河流”义,“卡”为景颇语“河流”义。不难推测,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两族中的某一方以另一方对某条河流的命名为专名,并在此基础上加上了本族语中的通名,由此创造出了这些独特的水系地名。再者,景颇语中存在地名通名[no图片55],义为“湖”,景颇族载瓦语中有地名通名[no图片51],义为“塘子”,二者的读音均接近于傣语“弄”[n图片1](塘子),推测景颇族语言中的这两个通名可能是受傣语的影响而产生的,实例有德宏州的“费弄河”“回弄河”“勐弄河”等。


五、结语

对我国少数民族语地名的研究任重且道远,牛汝辰(1987)提及“认真研究我国少数民族语地名,对发展中国地名学和语言学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西南四省区少数民族语水系地名数据的量化研究,不难发现,通名在地名中的位置可大致反映该地名的结构形式,即“齐头式”或“齐尾式”,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中的水系地名属“齐头式”,藏缅语族中的水系地名大致符合“齐尾式”,但也有例外,如藏语地名中也存在“齐头式”的现象。总之,地名结构形式与该种语言的语族归属密切相关,方位词和形容词同时也为地名提供了派生手段。但由于混合语地名产生于多语交融的复杂环境,仅凭当前所有的资料难以对其地名结构总结出规律,对此须作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原载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由于文章版面有限,具体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站内搜索: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

电话:023-65099083/65257126

邮编:4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