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研究中心
 
 
 

热点文章

· 跟着地铁学地名·尖顶坡
· 山与城·寻味老地名|我...
· 山与城丨杨家坪、谢家湾...
· 跟着地铁学地名·璧山站
· 探寻重庆地名 弘扬巴渝...
· 你知道千厮门大桥名字的...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成果 >

矩、贵、竹(筑)

贵阳,乃至贵州,是许多人不大熟悉的地方。初学者探寻贵州方域变迁的奥秘,总要从梳理古今沿革开始,令其脉络化作“曲径通幽”的向导与锁钥。设于东晋咸和八年(333年)、延续至南朝的“晋乐县”,本为今贵阳一带设立县级行政区域的开端,遗憾的是治所不详——在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上只有县名、没有县治符号,以致经常被贵阳方域沿革省略不计。

那么,当代解读“贵阳”的关键何在?纵观贵阳初生、成长、兴盛的主线,我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时过境迁,人事全非,唯独地名还在顽强地、“化石”般地传承一方历史与文化。在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如果还隐约可见通往理想境界的路标,那就是贵阳古地名中至今云遮雾罩、众说不一的几个关键字——矩、贵、竹(筑)。

矩州,唐武德四年(621年)为当地土著首领谢氏所建,是第一个被确定以今贵阳为治所的行政区域。作为黔州都督府(治今重庆彭水)遥领的乌江以南诸多羁縻州之一,其辖境不大,约相当一县的规模——《中国历史地图集》标示其地处今清镇、龙里、修文之间,治所用县级符号。

何为“矩”?当代地名辞书一般解释为:州南“水呈矩形环流”或“水方如”;在此,“矩”的字形与释义显然出自汉语。也有写作“炬”,言其“古读鬼音如炬,或曰炬,即鬼的美称”。“炬”的写法与说法当属少数民族语借用汉字。不过,常见各种史料还是用“矩”者居多。

贵州,通常的说法是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由矩州改称。的确,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此前的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图仍有“矩州”;麻烦的是,此后的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图依然标注“矩州”,似乎并无更名之事。一说北宋“乾德时改名贵州”,即在961~965年间,又早了些。

何为“贵”?清《贵阳府志》等记载:北宋开宝七年(974年),矩州土著首领普贵入朝归顺,其方言“矩、贵”谐音,以致宋太祖《赐普贵敕》写作“惟尔贵州,远在要荒,……”矩州因此更名,且“贵州为矩州之音转”。有学者称:“惟尔贵州”似为客气话,不足为据;我有同感,如闻“贵姓”“贵府”一般,况且普贵又被封为“矩州”刺史。

有史料称,矩州废置于“南宋”,这与《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观点一致。据此认为“贵州”取代矩州当在“元初”也不无道理。这里,不否认由于当地语音混淆,民间或有将矩州写作“贵州”的现象,也可将“矩”改“贵”看作语音不分造成的字形变换,使之成为探讨“贵”之涵义的捷径。

贵竹(筑),产生于明初洪武年间:当“贵州”之称一面用于军事建制“贵州卫”(后析置“贵州前卫”),一面用于县的上级行政建制“贵州宣慰司”后,今之贵阳于五年(1372年)设立“贵竹”长官司(后改设“新贵县”),以“竹”与“州”相区别。清康熙年间改“竹”为“筑”:二十六年(1687年)改贵州卫、贵州前卫为“贵筑县”,三十四年(1695年)将新贵县地并入。

何为“竹(筑)”?通常说古时此地盛产竹子,至今仍为贵阳“市树”之一,不少地方也以“竹”命名;清代按谐音以“筑”代“竹”,有说当时这里的竹制乐器“筑”闻名。贵竹(筑),用作古代贵阳的本名长达500余年,至今仍以“筑”作为贵阳的别称,其历史地位可见一斑。

1600年前的东晋县名“晋乐”不言而喻类似,元代也赋予这里一个更加直白的称谓——“顺元”,取义“归顺元朝”。先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设立顺元路宣抚司(次年升为宣慰司),继于二十九年(1292年)与八番宣慰司合并设为“八番顺元宣慰司”;其治所贵州城(今贵阳),也随之改称“顺元城”。

“贵山”之缘

我国明代以后建省者,其省名源于省会者并不罕见,如:台湾省与台湾府(今台南一带),吉林省与吉林府(今吉林市),奉天省(今辽宁省)与奉天府(今沈阳市),宁夏省与宁夏县(今银川市)。同样,明代13省区中的迟到者——贵州(省),也与下属“贵州宣慰司”及其治地“贵州城”一脉相承,构成一道源于“贵山”、成于“贵州”与“贵阳”的千年文脉……

同一座城池,先称“贵州”、后称“贵阳”,共用一个“贵”,古今都有得名于“贵山”之说。贵山,又名贵人山(峰),清《贵州府志》称:“贵州本以贵山得名,山在城北二里,而郡治建于其南,故曰贵阳”。山、城近在咫尺,“开门见山”且“一目了然”,恰似贵州“地无三尺平”的地貌缩影。

相对于古城贵州(阳),贵山为其北依的天然屏障,又是最为突出的地理标志。正因为以“山”名“城”顺理成章,所以相对真切可信。不过,以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命名理念盛行于以中原为主体的汉族地区,而“贵阳”却出现在古越人安身立命的鬼方、夜郎、牂牁之地,的确有些突兀、孤单,令人疑惑乃至争议也就在所难免了。

自元代起,在原矩州故地设置的“贵州”陆续用于县级以上区域:至元二十年(1283年)设“贵州等处军民长官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设“贵州宣慰司”,十五年(1382年)设军事建制“贵州都指挥使司”。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建省,省名“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涵盖首府所在的贵州宣慰司及与之平行的8府3州等处。

随着省名逐渐简化、固化为“贵州”,首府随即避而改用“贵阳”。当地自古未见称作“贵阳”的乡镇,甚至到清末都不曾设过“贵阳县”。然而,明隆庆三年(1569年)却直接将移治省城的程番府改称“贵阳军民府”,应系明代朝廷所为。另据考证,“贵阳”之称始见于明初,至少比“贵阳军民府”早180年,这也符合聚落名称向政区名称衍变、民间称谓向官方称谓过渡的规律。

假如贵州(阳)以“贵山”得名之说成立,“贵”又为何义?其别名“贵人山(峰)”暗示的“贵人”,是汉语中泛指的“尊贵之人”,还是特指传说或现实对当地有特殊意义之人?由此及彼,这种以“人”为贵的阐释与当地旧称“新贵”、“贵竹(筑)”及周边县名“贵定”等有无关联?或如上所述,方言“贵”系“矩”的谐音借用字,仅图字义吉祥并无它说?

另有立足当地“土著”的解释。这里被史称“西南夷”的骆越人谓之“黑羊箐”,方言“箐”指山间大竹林,日后文人依语音将“黑羊”雅化为“贵阳”。后人还有牵强附会之说:当地“天无三日晴”,“贵阳”言其“阳光之贵”,明显与今称贵阳“阳光充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相抵触。

“贵州”始于北宋,“贵阳”晚在明初,却是同顶一片天,同依一座山。单从汉语言文化看,似应认同“贵州”乃“贵阳”前身,省名借自首府,府名出自一山,此“贵”彼“贵”同根、同源,难以分割也难容歧义。时至今日,认定相关各方来历犹如“行百里者半九十”,科学、客观地揭示其真正涵义才是险峰之上的“无限风光”。

常言道:纲举目张。作为全省地名的灵魂,何以称“贵州”?作为省会地名群落的脊柱,何以称“贵阳”?无疑,这是当地现存基本的、核心的、首要的地名难题,也是一方志士仁人逐一攻破方域考证堡垒的当务之急。

地名与文化

20年间数次到贵阳,感受颇深。不变的是山环水绕、地势起伏、街道曲折,城区向山坡延伸(有山头如海上孤岛);大为改观的是古朴、局促而陈旧的市容,道路宽阔了,新型高大建筑鳞次栉比,商业、旅游业繁忙。我也在思考:贵阳总让人留恋吗?山不雄,水不奇,不靠国境,不邻特区,经济难与沿海相比,街宽宽不过北京,楼高高不过上海……

看吧:高楼大厦林立,相形见绌的名胜“甲秀楼”压抑而无奈;商场、酒店灯火辉煌,文化人漫步街头难免扫兴且茫然;西奔黄果树大瀑布、北趋遵义会议旧址,多少置贵阳于旅游中转、点缀的尴尬。一个大步迈向现代化并已拥有科教、卫生、园林、环境、旅游、“双拥”等荣誉称号的省会都市,究竟还缺少些什么?

文化,一方传统文化,对一座文明古城不知该有多重要。天地之间,古今中外,人类孜孜以求的美景佳境、异域风情,不会是外来的包装、借鉴的风格、复制的品牌,只能是独特历史的陈年积淀、世态炎凉融会的结晶。如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要打败仗,那么,失去自身固有文化特征的城市便没有魅力、没有灵魂,也走不远……

诚然,升华城市文化品位自有百端可举,地名文化却是其中更为深刻、更具特色、更富社会性的一翼。地名,标识地方的语言文字符号,当它达到一定数量、承载一方历史、衬托一地文化,就凝聚成一个新颖的文化种类——地名文化。就贵阳来说,仅本文提及的主要历史地名,就足以勾勒这座高原古城的地名文化框架:

其一,山水之魂。按通常说法,唐、宋的矩州之“矩”得自“水”,元、明的贵州、贵阳之“贵”取于“山”,自然环境的至高、至重由此可见——河谷盆地中,“山”为喀斯特地貌,“水”向北、东、南分流,将海拔千米的市区挤压成椭圆形,生成“山奇、水秀、石美、洞异”,造就雄关险隘、黔中粮仓、商贸通衢,以气候宜人誉称“避暑之都”。

其二,崇竹之风。一般说来,无论早期的土著地名“黑羊箐”,还是明、清的政区称谓“贵竹”、“贵筑”,以及沿用至今的别称“筑城”,无一不出自这里的“当家”林木——竹。推而广之,贵阳远山林木苍翠,近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樟、竹为市树,兰花、紫薇为市花,另以环城林带为绿色生态屏障,故享有“林城”之誉。

其三,融合之德。贵阳自古即多民族混居,今有汉、布依、苗、回、侗、彝等20多个民族,一地的称谓衍变、歧义无不打上民族烙印:“黑羊箐”有彝族崇尚黑色之说,“顺元”则体现蒙古族政权意愿,“鬼(方)矩(州)贵(州)”的变迁不乏民族语言纠葛。自西汉起,当地土著逐渐融入中华民族,古朴、多采、和谐的民族风情纵贯古今。

如今,几卷本、百余万字的《贵阳地名故事》令人刮目相看。没想到古来堪称偏远、闭塞的贵阳,竟有如此深厚的地名文化底蕴,地名研究竟能集合起如此规模的专家队伍,地名典故竟被表现得如此鲜活、深刻。学、研以致用,应让这些历史化石、缩微名片从专家头脑、文档库存和书刊集成中走向社会,让地名的文化精髓深入千家万户乃至每个市民心中。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站内搜索: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

电话:023-65099083/65257126

邮编:4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