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鹅岭雄踞重庆西,两江夹持走龙蛇。
鹅岭二厂
如今,鹅岭二厂成了网红。其实,二厂原名叫重庆印制二厂,与鹅岭无关。鹅岭上既没有一厂,也没有三厂、四厂什么的。因为印制二厂位于鹅岭正街,才以讹传讹或故意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歌乐山在沙坪坝附近分出一条支脉,沿嘉陵江东行,在小龙坎附近耸立起来,是为平顶山。继续东行,经虎头岩,就是鹅岭。鹅岭长长的,像鹅的颈项,因而最早叫鹅颈项,又叫鹅项岭。出通远门去成都,此是必经之路。作为东大道的一段,清末时居民逐渐增多,形成街巷。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6月,美国基督教会不顾重庆市民和地方官府的反对,恃势强占鹅项岭亮风垭,准备修建教堂和别墅。鹅项岭是重庆城的制高点,又是出入重庆的咽喉,市民认为那是全城的风水龙脉,很是气愤。7月1日,市民相互邀约,冲上鹅岭,捣毁了洋教堂。接着,一部分人又打毁凉风垭和丛树碑两处英国教堂,还有一部分则进城捣毁了法国天主教堂,沿途还砸了一些教徒经营的店铺。有个教徒叫罗元义,住在官井巷,是个经营盐巴的商人。他花钱捐了个花翎同知衔加三品封职,在教会中任重庆天主堂管事,是一个洋人让他三分、官府让他七分的角色。他见市民就要打上门来,急忙向巴县衙门求救。巴县县令国璋早就对他深恶痛绝,想借机敲打他一下,口头答应,实际却按兵不动。7月2日,打教群众把罗宅包围起来,然后开始打门。罗元义心肠很毒,让狗腿子们拿着棍棒刀枪冲出来,对市民大打出手。因巷道狭窄,连打带杀外加踩踏,造成死12人、伤22人的惨剧。
消息传开,商人罢市,考生罢考,重庆府周边各县也行动起来。几天之内,打教市民从城内打到城外,南川、綦江等地的民团也赶来助威。打教市民所到之处,教堂唏里哗啦打得稀烂,连带西洋味的房子也遭了殃。重庆城里的川东道、重庆府、巴县三级衙门吓慌了,立即派兵前去保护教堂教民。市民对清军也一起攻击,互相厮杀,各有死伤。在打洋教风暴中,英、美、法等国传教士纷纷逃离重庆,前往汉口。鉴于罗元义造成市民群死群伤,国璋坚持将其判处死刑。在他的努力下,罗元义等二人被押解到成都处斩。当年,教徒被官府判死刑还是破天荒的事,这狠狠打击了不法教徒的嚣张气焰。接着,又赎回了租借给美国建鹅项岭教堂的土地。
但是,在外国使臣威胁下,清政府只得将国璋“着即革职,永不述用”。国璋是蒙古族人,本名杭阿坦·国璋,简称国璋,在巴县县令上任职多年,颇有德政。离开重庆时,市民簇拥,燃放鞭炮,一直将他恭送到城外长亭。后来,重庆的“八省会馆”和市民集资,在鹅项岭上修建遗爱祠,以纪念这位刚直不阿的七品县令。鹅项岭那条街道也因此得名为遗爱祠街,“文化大革命”中才更名为鹅岭正街。
鹅项岭位于在佛图关下,风景特佳。清末,做过重庆第一届商会会长的盐商李耀廷在此营造园林,取名礼园。这是重庆最早的私家花园。著名文人、清侍御赵熙书赠“鹅岭”二字,刻石立碑,立于园中。于是,鹅项岭就成了鹅岭。光绪年间进士宋育仁有诗曰:“步虚声下御风台,一角山楼雨涧开。爽气西浮白驹逝,江流东去海潮回。俯临木杪孤亭出,静听涛音万壑哀。”抗战时期,蒋介石夫妇以及英国大使都曾在园中居住过,澳大利亚大使馆也曾设于园中。解放后,此园为西南军区司令部驻地,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先后在此居住。1958年,市政府对礼园旧址扩地修缮,新建楼台亭榭,广植林木花草,命名为鹅岭公园。园中有绳桥、虎台、江山一览台、盆景园、瞰胜楼等景点。登上瞰胜楼,两江风光尽收眼底。入夜时看重庆灯山灯海,让人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