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地名注释首先是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出现的,它在文化上的意义往往被教学所忽视。地名是语言中的专有名词,其中包含的文化信息是非常丰富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现代地名学的开拓者之一谭其骧先生曾说:“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它记录了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辉煌;记录了战争、疾病、浩劫与磨难;记录了民族的变迁与融合;记录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 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1〕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不仅要发挥地名注释的工具性作用,还要把地名当做文化的载体,重视地名注释的教学。
一、地名注释教学的特点
1. 教学目标多维,具有层次性
地名注释教学的目标定位是多维的,可定地理、历史或文化等不同层面的教学目标。比如地名“吴地”,教材注释为:“今江苏、浙江一带,因春秋时为吴国之地,故称。”〔2〕较低的教学目标为:了解“吴地”的地理位置;高一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为:熟悉有关“吴地”的历史典故;再高一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为:掌握与 “吴地”相关的文学知识;更高一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为:体会吴越文化的精神内涵。
2. 教学内容丰富,具有可选性
地名注释教学的内容其实是非常丰富的,地名作为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积淀着大量的文化知识。那么选择哪些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呢?实践表明,以丰富学生知识储备为出发点,以遵循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比较可行。比如 “吴地”,为丰富学生地理知识,可以选择地理层面的目标,向学生介绍“吴地”的具体地理位置。为丰富学生文史知识,可以选择历史层面的目标,向学生讲解有关“吴地”的历史、“勾践灭吴”的故事、“美人计”等。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可以选择文学知识层面的目标,让学生掌握成语“卧薪尝胆”“以一当十”“东施效颦”,名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等,以及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等。为丰富学生的精神风貌,可以选择精神层面的目标,让学生体会吴越文化的精髓—有志者事竟成。
3. 教学方式灵活,具有多样性
地名注释教学的方式比较自由,因为语文课堂主要以阅读教学为主,地名注释教学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小插曲,可以融于阅读教学,也可独立进行教学。教学的方法也比较灵活,比如“吴地”,可以用讲解的教学方法介绍“吴地”的具体地理位置,可以用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查寻“吴地”的历史以及相关的文学现象,也可以用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讨论吴越文化的精髓。
二、地名注释教学的模式
地名注释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大致可以运用三种模式。
1. 讲解式
讲解式教学基本上是围绕地名的相关史地知识进行讲解。比如地名“建康”,教材注释为:“现在南京。”〔3〕教师可以继续讲解: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沿岸,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
2. 探究式
探究式教学须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更多倾向于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如地名“建康”,教师可以让学生研究“南京地名的变迁及建置沿革”,或“历史上有哪些地方曾被命名为‘南京’,为何独以建康的南京最负盛名”等。
3. 拓展式
拓展式教学是围绕地名,作一些文化信息的补充。如地名 “建康”,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南京文化,如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工艺文化、旅游文化、地名文化等。关于地名文化,可作进一步拓展:南京作为十代故都,文化底蕴极厚,虽许多地面文物荡然无存,但保留的老地名仍让人追昔不已。南京市曾评选 “十大遗憾消失老地名”(唱经楼、安乐寺、邀笛步、百猫坊、 杏花村、子午路、凤凰台、仁孝里、吉祥街、赤石矶)和“十佳地名”(乌衣巷、朝天宫、桃叶渡、成贤街、龙蟠里、夫子庙、长干里、孝陵卫、莫愁路、虎踞关),这一个个地名就是对历史鲜活的记忆,更是地名注释教学的绝佳补充。
当然,不同的教学模式并非完全孤立,有时候可以交错进行。
三、地名注释教学的意义
地名注释是语文课本中一直都有的知识载体,但是把它作为一种文化平台进行教学,这还是比较新的教学领域。实践表明地名注释教学有以下意义:
1. 增加学生的史地知识
地名注释教学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 如地名“廿四桥”,教材注释为:“即二十四桥,位于江苏扬州瘦西湖。传说隋炀帝曾月夜令宫女24人吹箫于此,故名。”〔4〕经过地名注释讲解后,学生会了解到二十四桥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颓圮于荒烟衰草。如今,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阶24层,似乎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地名注释教学中制定文学层面的教学目标,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如地名“廿四桥”,经过地名注释拓展式教学后,学生会阅读一些有关“廿四桥”的诗文: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对扬州的赞美。宋代词人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感慨今昔,抒发的却是黍离之悲。姜夔《咏芍药》:“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也写到了二十四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林黛玉思乡之情,特别提到:“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文学家朱自清也曾满怀激情地追忆故乡扬州城里城外的古迹,如文选楼、天保城、雷塘、二十四桥。
3. 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地名注释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可增加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如地名“廿四桥”,经过地名注释教学后,学生可以积累许多素材。如关于二十四桥的典故,《扬州鼓吹词》说: “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再如宋代沈括是以严谨著称的,他在《补笔谈》中,对二十四桥一一考证,论证扬州确有二十四桥,证明了扬州无愧于“桥乡”的称号。关于“桥与箫”,可以搜集到三首有“桥”和“萧”同时入诗的诗歌,分别为唐代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宋代姜夔的《过垂虹》:“自作新词曲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近代诗人苏曼殊的《本事诗十章》:“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这三首诗情景不同,写作手法不同,不仅可以让学生借鉴其写作手法,还可以积累关于“箫”及“桥”的写作素材。
4. 培养学生思维模式
地名注释教学中,对于一些地名的由来可以采取质疑的态度,通过搜集材料、引经据典、讨论论证等环节,进行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如地名“廿四桥”,教材的解释有理据吗?还有哪些关于二十四桥地名由来的解释呢?提出种种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地名注释需要研究,地名注释教学值得重视。期望地名注释及其教学能让学生受益更多。
注释 :
〔1〕转引自郭晓琳《齐鲁地名文化与文化品牌的建设》,《中国 地名》2010年第3期。
〔2〕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2007年3月第2版,第198页。
〔3〕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高中普通教材《语文》第三册,2004年6月第1版,第30页。
〔4〕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必修2,2006年11月第2版,第8页。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11年6月,作者刘美娟、项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