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歙县自然村的地名与歙县方言关系密切,歙县地名中存在很多特殊的通名用字,歙县地名的专名中也包含了许多方言词汇,并且从歙县地名用字历时变化,可以窥见歙县方言地名的语音变化,独特音变现象也能反映出歙县方言地名的地域特色性。
【关键词】歙县 地名 方言
地名作为专有名词,是词汇系统中特殊的存在。地名首先是一种语言符号 ,它借助语言中的一个词或词组 ,以表示一个地理部位,如城市、农村、河流或山脉。研究地名,可以先从它的本体——语言出发,研究它与其所在地域的方言的关系。
歙县作为古徽州府衙的所在地,一直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徽语的中心地带。本文以《歙县地名志》中记载的 2697个自然村地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歙县地名中的方言用字和方言词汇,以及歙县方言地名语音上的地域特点,揭示了歙县地名与歙县方言的密切关系。
一、歙县方言地名的通名与专名
通名是指地名的通用名称,用来说明地理实体,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本身的含义或具有共同特点,如山,水,村,路等,专名是用来区别这些地理实体的特定名称,如黄山与华山同为“山”,靠前面专名进行区分。歙县方言地名通名的特殊性体现在独特的地名用字上,而专名的特殊性则体现在地名中的方言词汇里。
(一)歙县方言地名通名的特殊用字
歙县多山,民国《歙县志》里面记载:“歙之为邑,东有昱岭之固,西有黄牢之塞,南有陔口之险,北有箬岭之扼。”歙县的村庄多分布于低缓丘陵和山间宽缓的河谷小盆地上,所以歙县地名的通名有80%都与山水地形有关,是自然地理通名,歙县方言地名的地域特征也多反映在这些通名之中。
坑,歙县方言称溪为坑,比如竦坑,原指发源于竦岭的小溪,其流域亦借其名。所以歙县地名中的“坑”不是指低凹地,而是指小溪流,或者溪流的流域。歙县地名中通名为“坑”的地名总共有 259个,如大坑,英坑,考坑,冷水坑,姚家坑等。
坦 ,表示宽而平的地方。歙县有许多村庄建在山间平地上,以“坦”为通名的地名有84个,如仰坦、高坦、麻坦、茂英坦、展武坦、高山坦、百步坦、黄荆坦、长毛坦、铜锣坦等。
源,泛指山谷地片。《广韵·元韵》:“源,水原曰源。”“源”的原意为河流发端、山泉出处。但是歙县地名里的源是指流域,而不是水源处。歙县地名的“源”实际上是指溪流所过之处滋润的一大片平地。歙县地名通名为“源”的地名有53个,如昌源、蜀源、华源、街源、佑源、太平源、大洲源、小洲源、白石源等。
堨,指水坝,堤坝。《说文解字注》中说:“堨,壁间隙也,隙者,壁际也,壁际者 ,壁之衅也。亦曰堨。此古义也,今义堰也。”歙县地名中带“堨”字的有 17个,比如富堨,大漏堨,昌堨,碓石堨等。
降,通岗或者冈,意为山顶或山脊。地名中带“降”的村庄往往建在地势较高的山脊上。歙县以“降”作通名的地名有15个,如大降、后降、下降、呈村降、尚武降、前山降等。
磅,同塝,后来雅化为磻,方言,指挡土墙或峭壁。塝,《康熙字典》里释义为“蒲浪切,音傍。地畔也。吴楚閒方语。土之平阜曰塝,沟塍之畦畔处亦曰塝。”歙县地名中以“磅(塝或磻)”为通名的地名有14个,如陈家磅,中塝,四塝,外磻,磻外等。
段,方言,地片的意思。歙县地名中以“段”为通名的地名有 13个,如中段,田段,六亩段,薛坑段等。塔,同塌,方言指石岩。歙县地名以“塔”为通名的地名有 12个,有平塔,石塔头,大石塔等。
(二)歙县方言地名中词汇
歙县方言地名专名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一些方言词汇上。歙县地名中有形容地形和植物的方言词汇,比如大石塔,方言中“塔”字与塌字同音,大石塔指的是大片的岩石。松毛 ,松毛在歙县方言里是指松树针叶。此外还有松眉山,松眉,方言是指含松脂的老松树根,旧时村民以松眉生火烧灶。桐子坑,桐子在歙县方言里指油桐树。泽树下,方言称栎树为泽树。苞芦坪 ,在徽州方言中 ,将玉米称为“苞芦”, 徽州山区有民谣曰:“手捧苞芦馃,脚踩一炉火,除了神仙就数我。”
歙县地名中还有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和农具的词汇。交椅 ,歙县方言称带椅背的椅子为高椅,因交与高音近,地名里写做交椅。茶枝源,原名为茶箕源,茶箕是一种竹篾编成的农具,其实就是簸箕,因为歙县盛产茶叶,制茶时用此物筛茶,称为茶箕。百罗汏,旧称笸箩汏,笸箩是竹篾制成的圆形农具,笸箩汏因山形浑圆而得名。歙县南乡还有个村名叫木灰背,木灰指的是一种舀水器具,此村也是因地形似木灰而得名。
歙县地名中也可见关于动物的方言词汇。比如石际,古名石鸡坞,在徽州方言中,山间小溪的石蛙俗称为石鸡。鸭子塘,徽州方言中,鸭子指的是鸭蛋,这种说法其实自古有之,唐刘恂《岭表录异》下卷:“即于腹中约其尺寸,以利刃决之,肝胆突出,即割下其胆,皆如鸭子大,曝干以备上贡。”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鹅鸭》:“内瓮中,浸鸭子,一月任食。”
歙县地名的特殊性,首先就体现在这些特殊的方言地名上,不管是通名中的方言用字,还是专名中的方言词汇,都富有徽州的地域特征,方言通名体现了歙县山水汇聚的地理环境,方言专名贴近日常生活,展现了歙县人地名命名的特点和审美倾向。
二、歙县方言地名的语音变化
歙县方言属于徽语绩歙片,其内部分化十分复杂,南北乡之语甚至不能互通。这种语音上的复杂同样也体现在地名上。虽然很难用统一的方言对地名作具体分析,但还是可以从地名的演变之中,归纳出歙县方言的一些语音特点。经过总结,歙县方言地名中语音变化的规律主要有韵尾丢失发生音变,声母腭化和浊音清化发生音变,声母或韵母合流发生音变这三条。
(一)韵尾丢失发生音变
歙县方言里石塔是大岩石的意思,坦指平坦的地面,但是有的时候,坦和塔会相混,比如《歙县地名志》中记载杨村乡的平塔,“塔,方言,通坦,指平地。” 坦,是透母寒韵开口一等上声字,塔,是透母盍韵开口一等入声字。塔和坦之所以意思不同却发生互用,是因为“坦”和“塔”在歙县方言中丢失了韵尾,读音同化。
首先,歙县方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入声韵趋于舒声化,调类趋于简化。所谓舒声化就是将本为收塞音尾的入声韵,读成了舒声韵。所以“塔”的入声韵尾消失,读为阴声韵。其次,歙县方言根据咸山宕江四摄阳声韵在各乡的读音情况,可划分为东南片和西北片两个方言片。在东南片,咸山宕江四摄的阳声韵字,仍读成鼻音浓重的鼻尾韵或鼻化韵;而西北片却将这四摄的阳声字,读成无鼻音特征的阴声韵。杨村乡属于歙县西北片,阳声韵鼻音韵尾消失,所以“坦”也读为以元音做韵尾的阴声韵。
(二) 声母腭化和浊音清化发生音变
《歙县地名志》记载歙县霞坑“因村前溪河曲折似蛇,原名蛇坑,方言霞,蛇音近,后改霞坑。” 歙县方言中霞和蛇之所以音近,是因为“霞”的声母发生腭化,而“蛇”的声母浊音清化造成的。霞,是匣母麻韵开口二等字,匣母与发音部位同为舌根音的见母一样,由于舌面前元音(